首页 瓷器 玉器 铜器 紫砂 文玩 宝石 水晶 考古发现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考古发现>考古现场
湖南益阳枇杷树山墓群考古发掘收获
时间:2018-05-03浏览:25
益阳枇杷树山墓群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东路原益阳市轴承厂内。因益阳市中央华府项目建设需要,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益阳市文物管理处、赫山区文物管理所对工程红线范围内的枇杷树山墓群进行了全面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发掘墓葬86座,其中以战国晚期墓葬为主,共有82座。另有六朝墓葬1座、宋代墓葬2座、明代墓葬1座。枇杷树山墓群已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琉璃器等文物400余件(套),取得重要收获。现将战国楚墓简要介绍如下: W020180518323047237287.jpg 图一 益阳枇杷树山墓群地理位置示意图 W020180518323047259169.jpg 图二 枇杷树山墓群全景 W020180518323047270608.jpg 图三 发掘区局部航拍 W020180518323047292153.jpg 图四 益阳枇杷树山墓群墓葬分布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枇杷树山墓群已发掘的82座战国墓葬其类型可分为A型(宽坑)墓、B型(窄坑)墓、C型(狭长型)墓三类。 A型墓 15座。一般长大于宽,部分墓长宽尺寸差别较小接近正方形。墓底宽度一般为140厘米以上(不含140厘米),无带二层台特征墓葬。 M27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265°。有盗扰痕迹。墓口长2.7米、宽1.6-1.72米、深2.38米。距墓口2.2米处有亚字形棺痕,长2.36米、宽1.24米,两头超出宽度约0.1米。墓底有两条枕木沟长1.74—1.76米、宽0.24—0.4米、深0.1—0.2米。随葬器物均位于棺木内一侧,包括陶敦2件、陶鼎2件、陶壶2件、陶豆2件、陶勺1件、铜镜1件、铜剑格1件、漆皮痕迹1处。 W020180518323047316125.jpg 图五 M27及出土器物
W020180518323047347051.jpg 图六 M27及出土器物 M31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0°。墓口长2.59-2.6米、宽1.4-1.46米、残深1.05米。距墓口0.78米处有棺木痕迹,长2.3米、宽1.18米、厚约0.1米。边箱内长2.1米、内宽0.26米。随葬器物基本位于边箱内,包括陶壶2件、陶豆2件、陶鼎2件、陶敦2件。 W020180518323047365787.jpg 图七 M31 B型墓 39座。长度均大于宽度,墓地宽度一般大于86厘米,小于或等于140厘米,其中带二层台特征的墓葬1座,带头龛特征的墓葬1座。 M17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330°。墓口长2.8米、宽1.28—1.3米,残深0.86—1.04米。距墓口0.64-0.8米处有棺痕,棺痕长2.4米、宽0.74—0.82米、厚约0.1—0.14米。有头厢,头厢与棺痕同宽,内长0.3米。墓壁竖直,墓内填原坑网纹红土。头厢内随葬器物,包括陶鼎1件、陶壶1件、陶敦1件、陶豆1件、陶盘1件、陶勺1件、陶匜1件、残铜器?1件。 W020180518323047391350.jpg 图八 M17 W020180518323047412285.jpg 图九 M17出土器物 M34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60°。墓口长2.6米、宽1.1-1.15米、残深0.63米。距墓口0.44米处有棺木痕迹,长2.26米、宽0.74-0.78米、厚约0.12米。头厢内长0.36米、内宽0.52米。墓壁两侧各有两条枕木沟槽痕迹,宽0.2-0.24米、高0.2-0.3米、深入墓壁约0.04-0.08米。随葬器物均位于头厢处,包括陶鼎1件、陶敦2件、陶壶1件、铜戈1件。 W020180518323047446441.jpg 图十 M34
W020180518323047464044.jpg 图十一 M34出土器物 C型墓 28座。墓底宽度小于或等于85厘米,较狭长,其中带二层台特征的墓葬为12座,带头龛特征的墓葬6座。 M20 长方形竖穴带头龛土坑墓。方向160°。墓口长2.3米、宽0.7-0.75米,残深0.4-0.5米。头龛与墓坑同宽,内长约0.2米。随葬器物均位于头龛内,包括陶鼎1件、陶盂1件、陶壶1件。 W020180518323047485071.jpg 图十二 M20
W020180518323047512934.jpg 图十三 M20出土器物 M30 长方形竖穴带头龛土坑墓。方向150°。墓口长2.1-2.12米、宽0.61米、残深0.5米。头龛与墓圹同宽,进深约0.14米。随葬器物位于墓葬头部近头龛处,包括陶鼎1件、陶敦1件、陶壶1件、陶豆1件。 W020180518323047530670.jpg 图十四 M30
W020180518323047558548.jpg 图十五 M30出土器物 二、出土遗物 枇杷树山墓群目前发掘战国楚墓82座,9座墓未出随葬品,其余73座墓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琉璃器等370余件(套)。其中,陶器有鼎、敦、壶、盂、高柄豆、矮柄豆、勺、匕、匜、罐、杯、盘等。初步分析可分为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两种不同组合,其中仿铜陶礼器组合以鼎、敦、壶组合为主。铜器有鼎、镜、剑、剑格、剑首、箭簇、戈、刮刀、砝码、天平、带钩等,铜礼器基本不见,仅M3出土一件残鼎。铁器很少,仅M2、M18、M41等3座墓有出土,锈蚀严重,可辨器型铁插。玻璃器较少,仅M3、M13出土有珠。玉器仅M21出土有玉珌。 W020180518323047587610.jpg 图十六 M61:5 陶鼎
W020180518323047601856.jpg 图十七 M61:8 陶敦
W020180518323047619051.jpg 图十八 M61:2 陶壶
W020180518323047633113.jpg 图十九 M61陶器组合照
W020180518323047657303.jpg 图二十 M76陶器组合照
W020180518323047672447.jpg 图二十一 M74陶器组合照
W020180518323047684435.jpg 图二十二 M60:1 铜戈 三、初步认识 枇杷树山墓群位于益阳市区东北部,以北1.5公里为兔子山遗址。《汉书·地理志》记载:“县在益水之阳,故名益阳。”2013年,在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中,于兔子山遗址发掘16口古井,其中11口井中出土战国至六朝时期简牍13000余枚。其中9号井所出的简牍为战国楚及秦代益阳县的政府文书档案。有5枚简中出现“益阳”二字,除一枚秦简外,另外四枚为楚简。兔子山简牍的发现证实该遗址属于战国以降益阳县治所在。 益阳市区范围内历年发掘清理过2000座左右战国至秦代的墓葬。在兔子山遗址周边曾先后在桃花仑陆贾山以及赫山庙、羊舞岭一带发掘过大量楚墓,分布最为密集。研究证明,这些墓葬可与楚秦时期益阳县治所在相匹配。 同样,枇杷树山墓群共分布有楚墓100多座(本次预计发掘楚墓90余座,1983、1991年益阳市文物部门曾发掘过11座),该墓地墓葬基本上是以小型墓为主,也基本不见出铜礼器的墓。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参照《益阳楚墓》、《益阳罗家嘴楚汉墓葬》、《益阳黄泥胡楚墓》等可初步断定枇杷树山墓群楚墓的年代为战国晚期,文化内涵以楚墓为主。因此,枇杷树山墓群是一处以埋葬平民为主的墓地,应是当时生活在县城中的楚国部分中下层居民的归宿之地。 枇杷树山墓群的发掘对于研究楚秦时期益阳县治以及益阳地区楚墓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原文标题:益阳枇杷树山墓群考古发掘收获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
责编:荼荼
本文标签:
热门文章
全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