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瓷器 玉器 铜器 紫砂 文玩 宝石 水晶 考古发现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考古发现>考古现场
陕西西咸新区岩村墓地发现秦人墓葬
时间:2018-08-10浏览:99

岩村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南部,属于秦都咸阳城遗址坡刘至花杨村平民墓区范围。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为配合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队在该处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古墓葬56座,其中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49座、汉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6座。

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形制分为直线式洞室墓、竖穴土圹墓和瓮棺墓三类,其中以直线式洞室墓数量最多,墓向多样,体量均较小,属于秦咸阳都城时期的平民墓葬。尽管墓葬多被盗扰,但仍出土了陶、铜、铁、骨及玉石等不同材质的遗物约260余件。

在秦人墓葬中发掘出土了保存完整的铜剑一柄。该剑通长60厘米,保存较好,寒光闪霜。其剑首圆形,茎部圆箍状,剑身是中部起脊的八面体,近锋端有明显的束腰。根据青铜长剑的造型特点判断,其铸造年代早于战国晚期。

W020180810596552362336.jpg

42铜剑

在一座秦人墓葬发现一铜壶,铜壶的口部以植物条覆扎一层粗麻布,密封性极好,因此得以保留总量约300毫升的液体。在第一时间送至相关单位开展科技检测后发现,液体中含有较高的羟脯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以及少量任二酸、月桂酸等脂肪酸等物质。其中,羟脯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4.83ug/g和2.40ug/g,属于酒类物质。经检测,壶口覆扎的植物条状和现代的棉麻竹等植物纤维谱图无相似之处,织物为平纹组织的麻布。在咸阳地区的秦人墓葬中,近年的考古发掘已有二例铜壶内残存液体的情况,其中一例是坡刘村的秦贵族墓葬,与本次发掘属于同一处秦人墓地范围,发掘者推测亦可能是酒类。经科学检测的酒类液体,经过二千多年仍存丰富的氨基酸物质,它不仅仅是秦人生前好酒的习俗实证,更透射出秦帝国对周礼制度的延承。

W020180810596552405720.jpg

M41铜壶及壶盖内麻布、壶内液体

本次发现的卜甲出土于一座小型竖穴墓道洞室墓,墓主人头向西,下肢弯曲,属于比较典型的秦人葬俗。墓中有铜镜、铜带钩、铃形石佩、石珠等常见的随葬品,现场清理时在墓主脚端、铜镜的一侧发现被厚厚的棺灰所掩埋的“骨片”,当时判断为牲肉的骨骼残留。后期室内清理时发现“骨片”是一块基本完整的龟(鳖)腹甲做成的卜甲。这件卜甲复原长约14厘米、宽约10厘米,内面中部有十余处规整的方形凿孔,外面对应有兆纹,侧面有烧灼痕迹。虽未发现记录占卜结果的文字,但毫无疑问是一件使用过的占卜器具。卜甲上的凿孔为方形,沿袭了西周时期的基本风格,形状和排列更为规整,体现了卜甲的变化,应该不是流传下来的 “古物”。这座墓葬的主人可能是咸阳城内的一位“巫师”级人物。

W020180810596552438311.jpg

M70卜甲

虽然本次发掘的墓葬规格均较小,随葬品也不甚丰厚,但能够判断是属于秦咸阳城平民墓地的一部分,尤其是发掘以配合基本建设为契机、以科技考古为助力、以秦咸阳城大遗址保护和研究为目的,取得了大量“意外”的收获,生动再现了二千多年前秦都咸阳城的生活细节,更透射出秦国甚至是秦代社会对周礼制度的延承,实现了考古发掘的真正意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许卫红 张杨力铮)

本文标签:
热门文章
全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