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瓷器 玉器 铜器 紫砂 文玩 宝石 水晶 考古发现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考古发现>考古现场
湖南资水流域陶瓷考古取得重要突破——衡宝古道邵水段发现宋代大规模区域性中心窑场
时间:2018-08-27浏览:88

资水流域是历史上不同族群的重要活动舞台,下游的益阳早在战国时期已是楚国重镇,上游的邵阳盆地在西汉就置有昭陵县,只有中游的雪峰山地带在历史上长期居住着非华夏族裔,上古的“三苗”、楚时的“荆蛮”、汉代的“武陵蛮”和“长沙蛮”,魏晋南朝至隋唐时期有“莫徭”“蛮徭”“梅山蛮”等,他们凭借山险“不与中国通”,不受中央王朝的拘束,直到宋代“开梅山”之后才纳入封建王朝的行政管辖之内。宋代是资水流域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梅山”是该地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与此同时,这里的制瓷手工业也在宋代取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W020180827521556075084.jpg

彭家山Y3龙窑窑炉断面

但长期以来,湖南陶瓷考古工作主要精力放在了湘江流域,对湘江流域的岳州窑、长沙窑、衡州窑、衡山窑、醴陵窑等重要窑址以及同类型其他窑址开展了持续而全面的考古工作,湘江流域制瓷业的历史面貌和流变历程也已基本廓清。而资水流域陶瓷考古工作目前只有零星的考古调查和抢救性发掘工作,面貌十分模糊。2017年6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召伯村一带的召伯窑址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发现该窑址是一处大规模宋代窑址,又位处邵州城东衡宝古道邵水段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显要,在资水流域宋代制瓷业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同时,以此次调查为契机,对宋代资水流域已发现的古窑址做了简单梳理,以期推进资水流域陶瓷考古以及宋代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

宋代资水流域瓷窑遗址概览

依据过往已有的文物考古工作,宋代资水流域古窑址主要分布在资水干流及其支流赧水、夫夷水、邵水、洢水等河流的沿岸,初步统计共有33处(表一)。从窑址分布流域空间看,资水上游地区共分布有27处宋代窑址,资水中游地区有5处,资水下游地区只有羊舞岭窑址1处。从窑址的生产规模来看,以资水下游的羊舞岭窑址规模最庞大,达10平方公里;其次为中游的窑里陈家窑址和上游的召伯窑址,这两处窑址遗存分布面积均在1平方公里左右;此外,洞口县竹市镇的栗山窑址和瓦渣山窑址实为隔河相望的一个较大规模窑址群,窑业遗存分布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其余窑址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下。

序号 名称 流域规模年代

1 老窑上窑址赧水面积约5600平方米宋代

2 上屋场窑址赧水面积约6.25万平方米 五代~宋

3 窑背渡窑址赧水面积约3500平方米宋代

4 紫阳窑址 赧水残存面积约60平方米 宋代

5 黄花洲窑址赧水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宋代

6 瓦子堆窑址赧水残存面积约60平方米 宋代

7 寺坪里窑址蓼水面积约168平方米 宋代

8 鼎家窑址 蓼水面积约220平方米 宋代

9 窑圫里窑址蓼水残存面积约50平方米宋代

10老茶园窑址蓼水面积约525平方米 宋代

11窑缸山窑址平溪河面积约1000平方米宋代

12雷家湾窑址平溪河面积约500平方米 宋代

13瓦渣山窑址平溪河面积约3.5万平方米宋代

14栗山窑址 平溪河面积约70万平方米五代-宋

15瓦钵山窑址平溪河面积约6500平方米宋代

16竹背后窑 平溪河面积约3000平方米宋代

17祖山凼窑址辰水面积约600平方米 宋-明

18窑家山窑址辰水面积约6万平方米 宋-元

19晴家塘窑址夫夷水面积1.2万平方米 宋代

20牛角滩窑址夫夷水面积约2400平方米宋代

21五公庙窑址夫夷水面积约5500平方米宋代

22江边院子窑址 夫夷水面积约800平方米 宋代

23塘渡口窑址夫夷水面积约2.4 万平方米宋代

24  书房边窑址邵水面积约2.6 万平方米宋代

25长子岭窑址邵水残存面积约100平方米宋代

26李家铺窑址邵水面积约1350平方米宋代

27召伯窑址 邵水遗存分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宋代

28窑里陈家窑址 资水干流遗存分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宋元

29八仙台窑址资水干流面积约9000平方米宋元

30窑头山窑址资水干流面积约4800平方米宋元

31陶家园窑址洢水面积约4800平方米宋-明

32曹家坟山窑址 洢水面积约2400平方米宋-明

33羊舞岭窑址资水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宋-明

由于大部分窑址并未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公开报道极少,内涵不明,但从文物普查资料简略的描述中,我们仍然可以了解到资水流域宋代制瓷业的大致发展历程。资水流域的制瓷业或可追溯至晚唐五代,洞口竹市镇的栗山窑址部分碗、碟口沿为葵花瓣或荷叶形,这种形制特征多见于晚唐五代时期;北宋时期资水流域的窑址大量出现,制瓷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主要集中在上游的邵州地区,产品以青瓷为主,碗心常印有单个文字或简单花卉,窑具用匣钵和垫圈的组合,这些特征都与湘江流域衡州窑类型窑址相近;从北宋晚期开始至宋元之际,资水流域制瓷业的技术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酱釉瓷的增多、纹饰趋于复杂多样,印花模的大量使用,匣钵、垫圈的组合窑具渐渐被支柱和支钉取代,这种变化与湘江流域衡山窑类型窑址的兴起同步,如塘渡口窑址部分碗、瓶饰粉地彩釉绘花,与衡山窑制品相似,显然受到了衡山窑类型窑业技术的影响。而南宋中晚期资水下游羊舞岭窑址的兴起则是景德镇窑业移民和青白瓷烧制技术植入的结果,这与醴陵、衡东、耒阳等湘东青白瓷窑址的出现也是基本同步的。

在这33处窑址中,上游的召伯窑址、中游窑里陈家窑址、下游的羊舞岭窑址因为规模庞大而显得尤为突出,它们在空间上是各自区域内的中心窑场,在时间上也有先后承接的关系,可以视为资水流域宋代不同历史阶段制瓷业的典型代表,应予以重点关注。

召伯窑址考古调查勘探主要收获

召伯窑址位于今邵阳市东约10公里的邵水南岸,位处资水上游丘陵地区,窑址均分布在河岸边低矮的丘陵或岗地之上。召伯窑址发现于1979年的文物普查工作,1986年邵阳市文物队再次勘察,明确了窑址的主要分布点,1990年邵阳市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邵阳市文物局对窑址内的召禁山岭、李家台、鹅头岭、彭家山、瓦渣山等五处窑堆进行重点勘探。2017年6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勘探。本次调查勘探工作共勘察了嘉裕塘、徐家塘、彭家山、拓丘、小彭家山、老屋后、杨丫塘、渡头桥中学、瓦渣山、书房岭、禁山岭、伍家园、李家台、报公岭等14个地点、共15处窑业废弃堆积区,各堆积区窑业遗存面貌相近,现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保存较好的彭家山和瓦渣山两处堆积区进行扼要介绍。

(一)彭家山

彭家山共发现两处窑业堆积区,分别编号Y3、Y4。

Y3 位于召伯村原桥头一、二组,旧名金家屋场,在民房屋前晒谷坪的断坎上暴露有龙窑的窑炉残基,尚存窑墙与窑床,两侧为窑业废弃堆积,散布面积约600平方米,可见有匣钵、垫圈、碗、盏、壶、罐等。我们对其进行了重点勘探,按龙窑走向布5米×2.5米的探沟,以探明Y3龙窑尾部结构、获取原生遗存。

W020180827521556110130.jpg

探沟内堆积可分三层:第①层为近现代堆积层,灰黑色和浅黄色沙质土夹杂红烧土粒,包含现代垃圾、窑砖、树根、砾石、匣钵、瓷片等,厚约10~20厘米;第②层为匣钵、瓷片层,少量灰色沙质土、红烧土粒,多见完整匣钵、摆放整齐,少量碗、盏,多变形或粘连垫圈,厚约80厘米,该层下有Y3窑炉;第③层灰褐色粘土层,瓷片匣钵较少。

W020180827521556155120.jpg

彭家山 Y3出土印花残底

经勘探,Y3窑炉尾部、头部均已遭破坏,残存部分窑床与窑墙,残长7米,方向约68°(尾部),窑床坡度约16°,窑墙宽约20~30厘米,残高约40厘米,部分用窑砖砌成,窑床厚约6厘米、宽300厘米。此次调勘在Y3共采集标本522件,其中有匣钵、垫圈、壶、罐、盏、碗、碟、洗、杯等器。瓷器标本以灰褐色胎为主,少量砖红胎和杂色胎,釉色主要为青釉,少量酱釉,部分器物口部在青釉上罩一层酱釉,普遍使用化妆土,主要装饰工艺有模印花卉、“吉”、“同”等文字和符号,粉绘条纹等。装烧方法为匣钵装烧,使用泥丁垫圈、泥圈间隔,垫圈有五丁垫圈、四丁垫圈等。

W020180827521556197287.jpg

Y4 位于召伯村桥头一、二组,窑炉暴露在村民姚振兴与姚富贵的房屋之间,一处2米高的土坎上,可见有窑门、窑顶、窑壁,为一座馒头窑。为了探明该窑的具体性质,我们对窑址进行了重点勘探、解剖试掘。窑炉挖筑于第四纪网纹红土之中,泥筑,方向约45°(窑门至烟囱),全长3.8米、宽2.7米。窑炉前部保存有部分窑顶,后部窑顶已坍塌。我们对窑炉后半部进行了解剖发掘。发掘结果证实,该窑窑炉墙体厚约6~8厘米,窑炉外受火红土层厚约6~16厘米不等,火门处较厚。火门残高75厘米、宽50厘米。火堂部分因未发掘,尺寸、结构不明,从外形看应为半月形火塘。窑室略呈梯形,前窄后宽,长320厘米、宽220~270厘米、高160~180厘米。窑室后壁有三条方形烟道,中间烟道直立,两侧烟道向中间烟道倾斜。窑前有操作坑,长约110厘米、宽70厘米。

W020180827521556219509.jpg

彭家山Y4窑炉垮塌情况

窑内堆积物可分为五层:第①层为灰黄色土,厚25~65厘米,含有匣钵残片和青瓷片,可辨器物以碗为主;第②层为黄褐土,厚约15~65厘米,含有大量匣钵、青瓷片等窑业遗物;第③层为红褐色土,厚25~50厘米,含有较多匣钵、青瓷片;第④层为红褐色土,厚50~70厘米,含有少量匣钵、瓷片,大量窑炉残墙、烧土等窑炉倒塌堆积;第⑤层为窑床上的烧土、青瓦堆积层,厚约5厘米,是窑炉倒塌之前的窑内堆积物。根据勘探工作结果,Y4应为烧制青瓦的馒头窑,Y4废弃、坍塌后填充物中不见晚于宋代之物,故其年代当与附近烧制瓷器的窑址相近或稍晚。

W020180827521556237927.jpg

(二)瓦渣山

Y10位于召伯村东北一名为瓦渣山的低丘一带,北距邵水河约100米,河边有姜家码头,东距渡头桥中学约150米。瓦渣山现为菜地,无民房建筑,保存状况较好,山丘上随处可见瓷片、匣钵、垫圈等窑业遗物,散布面积约2100平方米。调查采集标本有匣钵、垫圈、盏、壶、罐、器盖、碗、碾轮、碾槽等器,瓷器胎色以灰褐胎和红胎为主,釉色以青釉、酱釉为主,普遍使用化妆土,碗心多有模印符号、花卉等,匣钵装烧,使用泥丁垫圈、泥丁、泥条为间隔具。

W020180827521556250588.jpg

(三)几点认识

1.召伯窑址尚保存有窑炉、作坊、公共建筑基址等历史遗存,是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制瓷遗址。召伯窑址历史遗存分布于邵水沿岸的丘陵和低岗地带,以召伯村为中心,沿邵水河呈东西向分布,分布范围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总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是资水上游一处大规模的制瓷遗址。

2.召伯窑址正烧产品胎质紧密、胎色多灰褐,器类较多样,有碗、碟、盘、壶、罐、碾具、网坠、盅、钵等,由于胎色较深,产品普遍使用化妆土,以器心印花为主要装饰特征,多在碗、盘等器心内印制工匠姓氏、特殊字符标识、各式菊花纹样等,釉色以青釉为主,少量酱釉与绿釉,窑具有泥圈、泥丁支圈、泥丁、匣钵,窑炉以泥筑龙窑为主。召伯窑址制瓷主要原料就地取材,窑业废弃堆积旁多有大小不一的水塘,其中部分水塘为挖取原料而成。

3.召伯窑址临近宋代邵州城,是目前所见资水上游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处窑址,应是北宋时期邵州地区的一处中心窑场。其产品组合与类型、其制瓷工艺主要体现出了湘江流域衡州窑类型的一些技术特征,在地理位置上又位处衡宝古道邵水段的必经之地,应是相对发达的湘江流域衡州窑类型窑业技术向资水流域传播的结果。

4.历年的召伯窑址调查工作均未发现明确的纪年材料,而湘江流域衡州窑类型窑址的考古工作相对多,其年代为五代至北宋时期,召伯窑址面貌与衡州窑类型窑址相近,年代也应与其相仿或稍晚,初步推断召伯窑始烧于北宋早期,盛于北宋中晚期。

5.宋代之前邵州开发程度较低,人口密度低,宋代是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人口激增,召伯窑址见证了邵州在宋代跨越式的大发展,也发映出了湖南唐宋时期以制瓷业为代表的社会经济自北向南、由东向西的总体开发态势,为赵宋政权“开梅山”提供了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作者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原文标题:资水流域陶瓷考古取得重要突破——衡宝古道邵水段发现宋代大规模区域性中心窑场 图文转自:中国文物信息网)

责编:荼荼

本文标签:
热门文章
全站推荐